发布日期:2016/12/30
文章来源:艺术中心
文章作者:艺术中心
点击数:16051
贵阳十二中音乐特色发展
2
0
1
7
年
工
作
计
划
书
目录
一、音乐高考基础课程的开设与实施………………………………3
二、奥尔夫教学乐器的采购…………………………………………8
三、校管乐团的成立与排练…………………………………………9
四、校合唱团的成立与排练…………………………………………10
五、中国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的传播与推广………………………12
六、聆音赏乐音乐大讲堂……………………………………………13
七、校园艺术展演活动………………………………………………14
八、音乐兴趣课程开设………………………………………………14
九、贵阳十二中音乐学科基地校外系列活动开展…………………15
结合贵阳十二中音乐特色学校发展的现状与目标,进一步加强我校基础教育学科建设、开展好学科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提升我校的整体教育水平。现将我校音乐特色发展2017年的工作计划安排分列如下:
一、 音乐高考基础课程的开设与实施;
计划实施时间段:2017年全年
计划实施地点:教室
计划简介:基本乐理和视唱练耳作为参加音乐高考的学生是必考的科目,而这两门课程往往都会成为大部分考生的短板,从而影响这些考生能考上更好的音乐院校的目标。我校2014年被贵阳市教育局批准为音乐特色发展学校,同意我校每年招收一个音乐特长班,为全国艺术高等院校输送优秀人才。所以,开设高考基本乐理和视唱练耳课程刻不容缓!
总计划:基本乐理和视唱练耳课程分各需要一年完成教学,由于视唱练耳课程需要基本乐理课程的知识做铺垫才能更好进行视唱练耳的学习。因此,音乐学科基地将在高中一年级教授音乐班学生基本乐理课程,高中二年级教授视唱练耳课程。
分项计划:
基本乐理部分
第一学期
第1—2周 第一讲 第一章 记谱法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 五线谱
第二节 音名 唱名 等音 音的分组
第三节 谱号
第一讲掌握要点:
识别五线谱
了解各种谱号及相关的音名、唱名
第3—4周 第二讲
第四节 谱表
1、高低音谱表
2、大谱表的另一种形式
3、总谱
第五节 音符及休止符
1、音符
2、音符的写法
3、符尾的写法
4、附点的写法
5、休止符及写法
第二讲掌握要点:识别不同时值的音符、休止符
第5—6周 第三讲 第二章 节奏节拍
第一节 拍子
1、拍子的记号
2、小节、小节线
3、强拍 弱起
第二节 拍子的种类
1、单拍子
2、复拍子
3、混合拍子
4、变拍子
5、切分
第三讲掌握要点:拍子的种类与实际作品
第7—8周 第四讲
第三节 节奏记谱法
1、各种拍子的节奏组合
2、休止符的组合方法
3、符杠的连接
4、连音符
5、变音记号
第四讲掌握要点:各种节奏的组合形式
第9—10周 第五讲 第三章 音阶
第一节 大调音阶
1、升号系列的音阶
2、降号系列的音阶
第二节 小调音阶
1、 自然小调音阶
2、 和声小调音阶
3、 旋律小调音阶
第五讲掌握要点:音阶的形成及运用
第11—12周 第六讲
第三节 半音阶
第四节 特殊音阶
1、 全音音阶
2、 日本五声音阶
3、 其它类型的音阶
第六讲掌握要点:其它类型音阶的结构
第13—14周 第七讲 第四章调
第一节 调号
第二节 近关系调
第三节 等音调
第七讲掌握要点:调的构成及关系
第15周 期末复习考试
第16周 期末考试
第二学期
第1—2周 第八讲 第五章 音程
第一节 度数
第二节 种类
第三节 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
第四节 音程在音乐中的表现
第八讲掌握要点:音程的构成
第3—4周 第九讲
第五节 单音程与复音程
第六节 音程的转位
第七节 稳定音程与不稳定音程
第八节 等音程
第九讲掌握要点:音程的运用
第5—6周 第十讲
第一节 五声调式的产生
第二节 六声调式
第三节 七声调式
第四节 同宫系统各调
第五节 同主音系统各调
第十讲掌握要点:调式的结构及实际作品
第7—8周 第十一讲
第一节 三和弦
1、 种类
2、 音阶各音上构成的三和弦
第二节 七和弦
1、 种类
2、 音阶各音上构成的七和弦
第十一讲掌握要点:和弦的构成及性质
第9—10周 第十二讲
第三节 七和弦的解决
第四节 等和弦
第五节 其它和弦及标记
第六节 字母和弦标记
第十二讲掌握要点:和弦的其它表现形式
第11—12周 第十三讲 第八章移调与转调
第一节 移调的方式
第二节 移调乐器
第三节 调式分析
第四节 转调
第五节 调式变音及其它
第十三讲掌握要点:移调及调式分析
第13—14周 第十四讲
第一节 与速度有关的术语、记号
第二节 与强弱有关的术语、记号
第三节 术语、记号中的修饰词
第四节 速度、强弱变化的术语、记号
第五节 表达情绪的术语
第十四讲掌握要点:音乐记号、术语与作品
第十五讲
第六节 有关演奏法的术语、记号
第七节 装饰音
第八节 反复记号
第九节 省略记号
第十五讲掌握要点:音乐记号、术语的运用
第15周 期末复习考试
第16周 期末考试
视唱练耳部分
第一学期
第1周第一讲 绪论 音乐的听觉范畴与音乐的听觉训练范畴
1、 音乐传统教育中的听觉训练范畴
2、 传统音乐作品中的听觉训练范畴
3、 多元化音乐作品中的听觉训练范畴
4、 音乐听觉训练的最终目的--实用
第一讲掌握要点:使您的听觉走进音乐
第2——4周第二讲 关于音程在作品中的特性
1、 二度旋律音程
2、 节奏
3、 旋律
4、 调式
第二讲掌握要点:二度音程与作品
第5——6周第三讲 关于音程在作品中的特性
1、 三度旋律音程
2、 节奏
3、 旋律
4、 调式
第三讲掌握要点:三度音程与作品。
第7——8周第四讲 关于音程在作品中的特性
1、 四度旋律音程
2、 节奏
3、 弦律
4、 调式
第四讲掌握要点:四度音程与作品
第9——10周第五讲 关于音程在作品中的特性
1、 五度旋律音程
2、 节奏
3、 旋律
4、 调式
第五讲掌握要点:五度音程与作品
第11——12周第六讲 关于音程在作品中的特性
1、 六度旋律音程
2、 节奏
3、 旋律
4、 调式
第六讲掌握要点:六、度音程与作品
第13——14周第六讲关于音程在作品中的特性
1、 七度旋律音程
2、 节奏
3、 旋律
4、 调式
第六讲掌握要点:七度音程与作品
第15周期末复习
第16周期末考试
第二学期
第1——4周 第七讲 由音程构成作品中的和声特性
1、 多声部练习
2、 和声音程
3、 和声性旋律
4、 调式中的稳定与不稳定音级
第七讲掌握要点:和声音程、调式中的稳定与不稳定音级
第5——8周第八讲 由音程构成作品中的和声特性
1、 多声部练习
2、 和声音程、和弦
3、 和声性旋律
4、 大调式中的正三和弦
第八讲掌握要点:和声音程、大调式中的正三和弦
第9——12周第九讲 由音程构成作品中的和声特性
1、 正三和弦的运用
2、 和声性旋律
3、 大调式中的终止式
第九讲掌握要点:大调式中的终止式
第13——15周期末复习
第16周期末考试
二、奥尔夫教学乐器的采购;
计划实施时间段:2017年1月—2017年3月
计划实施地点:贵阳十二中排练厅
计划简介:世界著名的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创立的独特的音乐教学法中使用的乐器,主要分为无固定音高乐器、有固定音高乐器。
乐器的分类:
无固定音高打击乐器一般以四大类为基础:
木质类:单、双响筒,木棒,木鱼、蛙盒等,声音清脆、明亮,无延绵音。
散响类:沙锤、串铃、声音特点是音量小,声音低沉,音量较大。
金属类:三角铁、碰铃、10孔口琴、碰钟等,最大特点是有延绵音,清脆。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特异音响的打击乐,如蛙鸣筒等。
有固定音高的乐器
音条琴,主要是木质的高、中、低音木琴和金属的高、中、低音铝板(或钢片等合成金属的)琴,还有声音更高更清脆的小钟琴。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主要特点:
1.表达情感是人的本能,实现这种本能会使人产生满足感。
2.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开发与提升这种本能,而不是音乐形式认识和表演技巧规则。
3.音乐-语言-动作三者结合的律动式歌唱,最易于表达情感。这是奥尔夫体系教学的核心特征。
4.学生的即兴表达能使其加入学习音乐技巧和发挥音乐能力最佳状态。
5.奥尔夫乐器对中小学教学有启发作用
三、校管乐团的成立与排练;
计划实施时间段:2017年3月—2017年12月;
计划实施地点:贵阳十二中排练厅
计划简介:当前,我国许多发达城市的高校及中小学都有自己的管乐团队,乐队在学校的各种重大活动如:升国旗、庆典活动、大型晚会、运动会开幕式等起着非常重要和关键的作用,其气势恢弘,音域宽广,音响丰厚,音色响亮辉煌,穿透力强,不但烘托出热闹喜气的场面,而且也展示了学校的整体精神面貌,更加能凸显我校作为贵阳市音乐特色学校和贵阳市高中音乐学科基地的发展定位和目标。
分项计划:
(一)、管乐队编制
管乐队的编制,一般为:短笛2支、长笛6支、双簧管2支、单簧管8支、高音萨克斯2支、中音萨克斯管2支、次中音萨克斯管2把、上低音萨克斯管2把、圆号4把、小号7把、次中音号3把、长号4把、大号2把、小军鼓4面、大军鼓2架、大钹2对。
共约30-40人,遇重要场合,乐队编制常按比例成倍扩大。如在音乐会上演奏,常加用定音鼓和倍大提琴。
(二)、成员的选拔
乐队的成员主要是指各种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及打击乐器)的演奏者。需要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通过大力宣传及班主任老师的支持和推荐,一般应具有下列基本条件:
1、具有一定的音乐素质和能力。可进行简单的测试,如让其摹仿一段旋律和节奏即可测知其乐感程度及灵敏程度,反复若干次都不能准确摹仿者,应视为乐感很差的表现,考虑接收时,应采取慎重态度。此外,对于了解一点乐器常识,熟悉吹奏乐队某种乐器或具有一定的乐队合奏经验者,都可优先考虑。
2、除一般要求身体健康没有严重缺陷和慢性疾病外,还应具有其他必要的良好的生理条件。如:牙齿整齐、手指灵活,这是管乐队吹奏本身所需要的。在乐器的分配上,兼顾自己的意愿和自身的条件,以期尽可能充分利用其条件优势,发挥其所长,尽快掌握基本的吹奏方法,提高其演奏能力。
(三)、乐队的管理
1、人员的管理。首先应选出一名具有较强责任心、业务能力的学生担任队长,负责乐队的辅助管理,其次是制定各种制度,如乐器、乐谱管理制度、训练与演出制度等。再次,是经常给队员介绍国内外管乐队,欣赏精彩的管乐曲目等,对学生进行音乐修养方面的培养;
2、乐器的管理。由于铜管乐器价格昂贵。所以乐器的管理尤为重要,在这点上务必要学生做到:训练时戴上手套,吹前检查按键是否出现松动,是否灵活,训练后把气水放干,最好用布擦净,平稳放好,木管类要小心拆卸,放人盒内。外出演出一定要放入箱内携带,尤其是强调不准在训练休息时,手持乐器疯跑打闹。
(四)、训练计划
(1)三月份(气息练习),可以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吹奏运气方法,能把号吹响并能吹一组音阶即可。
(2)四月份(长音练习)。它对于乐句的连贯和乐曲的优美程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求学生尽量用一口气吹奏,先每个音吹8拍,以后再适当延长拍数。
(3)五月份(音阶练习)。不同调的音阶指法不同,重点要在指法速度和节奏上下功夫。
(4)九月份(吐音练习)。分单吐、双吐、三吐,可以发“tu”“tk”“tkt”用来练习。
(5)十月份(琶音、模进练习)。这项练习的方式较多,可参照钢琴琵音、模进练习。
(6)十一月份(力度练习和国歌的练习)。包括:强奏,弱奏,渐强、渐弱、突强后弱等方式,目的在于增强气息与唇部肌肉的控制能力,使音量与力度控制自如,同时力求获得音质纯净的音响。
(五)、演奏曲目的安排:演奏曲目以《国歌》、《运动员进行曲》、《欢迎进行曲》、《共青团员之歌》等乐曲为主。
四、校合唱团的成立与排练;
计划实施时间段:2017年3月—2017年12月;
计划实施地点:贵阳十二中排练厅
计划简介:学校合唱团是学生参与音乐实践的重要园地,是学校艺术教育成果的重要体现形式,合唱团的建设在学校工作和音乐教育教学工作中有着积极而又重要的意义。合唱艺术集语言、旋律、和声、表演为一体,是声乐艺术中最有表现力内涵最丰富的一种演唱形式。学校合唱团是一种很好的课外音乐活动,学生既能学习乐理、视唱、练耳及发声技巧,又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方面的教育。学生参加合唱团,对提高音乐修养,提高演唱能力以及加强协作精神各方面都大有益处。
分项计划:
(一)、合唱团员的选拔
1.选拔方法
一是通过音乐课挑选,抽查个别学生的歌唱,从中了解学生的音乐能力;二是在学前测试或期中、期末考试中挑选。这是挑选队员的好时机,并可加深对这些学生的了解;三是在学校和班级举行的文艺活动中挑选。
2.选拔要求
选拔时只要抓住以下四个条件,就能招收到合格的合唱队员。通过训练,得到提高,使整个合唱团能够完美地表现作品。
第一是音准。音准应该优先于其他能力,作为第一条件来考虑。考查的办法有两种:让学生唱首自己熟悉的歌,老师给一音高而不给伴奏,等学生清唱完时,老师再用钢琴核对其尾音是否准确。准确的,则说明这位学生控制音高的能力比较强;或者老师在钢琴上弹一组音,使其中一个音的音高略有变化,要求学生用唱名唱出来,看其能否准确地分辨和模唱。
第二是声音。这也是一个重要的条件。可用简单的方法来考查,还是让学生演唱一首歌曲,从中来发现他的音质,以及是否具有比较自然、舒展的歌唱状态。要强调的是,我们挑选的是合唱团员,而不是独唱演员,所以最好挑选那些声音具有共性、融合度好的学生。
第三是音域。音域的考查比较简单,关键在老师分配队员去哪个声部的选择。老师们一般习惯根据队员音域的高低来进行声部的分配,实际上这种简单的分配法不利于组建成一支优秀的合唱团。对于那些既能上高音、又能唱好低音,音域较宽的队员,指导老师一定要从合唱团、合唱作品的需要出发,作出合理、有效的安排。
第四是节奏感。考查时,老师可编一些简单的节奏、两条近似而又有差别的节奏等,用手示范,让学生准确地辨别并模仿出来,以考察学生对节奏的反应能力和感悟能力。
(二)、合唱团的管理
合唱团的管理有条理、有章法,对保证日常训练、比赛、表演活动以及团队精神,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把组织建设好,才能管理好合唱团,确保训练的正常进行,提高队伍的整体水平。因此,健全合唱团的“团干部”尤其必要。“团干部”由队长、声部长和各班的组长组成。
1.队长的职责是每次排练负责通知各班班组长,再由各班组长分别通知团员。队长的角色很重要,他必须是一位责任心、组织能力强,热爱合唱艺术,受队员们尊重、信任,同时善于做思想工作的同学担当。
2.声部长的选择由教师确定,声部长必须是音乐综合素质较好的,能够热心帮助辅导本声部同学唱好旋律的,有能力组织本声部进行分部练习的学生担当,他应具备辨别本声部的哪些同学在音准、节奏、声音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课后及时帮助纠正。实际上,声部长是教师的得力助手。
3.各班的组长负责召集本班的合唱团员参加训练,通知每次训练的时间、地点和训练内容,并在训练前向指挥老师通报本班的出席情况。
(三)、合唱团的档案建设
合唱团的档案包括:合唱团员的个人档案、声像资料、合唱曲目的档案。建立历届合唱团的资料档案,有利于合唱团的巩固与发展。
1.合唱团员的个人档案包括:所在班级、所在声部、音乐特长及该生毕业后考入哪所高中或大学等等。建立个人档案,及时跟踪老团员发展情况,通过对老团员的了解,使新团员认识到参加合唱训练对于自身素质的提高是有益的,从而增强他们参加训练的信心。
2.合唱团的声像资料档案包括:每次比赛、汇演的剧照、录像资料。建立这些资料档案,一方面完善了学校合唱团的管理;另一方面可以让新团员了解自身与老团员们在水平上的差距,激励新团员认真训练,达到和超过老团员的水平。
3.建立曲目档案:把历届合唱团认为演唱效果好的作品,再重新排练,一方面可以积累、丰富合唱团的曲目,另一方面这些作品都是教师熟悉的作品,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度创作,使作品演唱得更加完美。
(四)、合唱团的训练
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是合唱团生存发展的关键。合唱团的训练要做到既是知识性、专业性较强的高水平训练课,又是学生们感到身心愉悦的第二课堂,教师的训练水平是决定以上两点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总结,在学习实践中找到最有效、最科学、最适宜的方法,合理安排好训练的计划和时间,使学生以极大的热情去投入合唱团的训练,这样才能巩固和发展合唱团。
1.目前学生的学业负担较重,面临高考升学压力,所以合唱团的训练次数每周最多为一至二次,时间基本上安排在下午两节课后,而且每次的训练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为一个半小时。
2.声音训练不要过于繁杂,针对学生情况,确定几条练声曲即可,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如“哼鸣”练习,由“哼鸣”转换为元音练习;高位置练习;声带闭合练习;连音、长音、断音、跳音练习;声部练习;强弱、音色变化练习等等。可以用一条练习曲做多种练习,让学生知道,每条练习曲的作用所在,做到通俗易懂,简单有效。
3.合唱团员的视唱、练耳水平,是衡量合唱团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教师可集中时间给队员们讲一些合唱中常用的乐理、视唱、练耳知识,同时也可在平时的读谱中,把一些难点抽出来,作详细地剖解、分析。教师要掌握一个读谱原则,即练唱新谱应划拍慢练,让学生对每一个音符的节奏、音准、强弱都做到口中有声、心中有数,使学生在循序渐进的读谱中得到乐趣,培养学生学习识谱的积极性。具备了这些素质,在今后的训练中合唱团能够唱阅许多合唱名曲,从而使队员们在训练过程中更加热爱合唱艺术。
五、中国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的传播与推广;
计划实施时间段:2017年3月—2017年12月
计划实施地点:贵阳十二中音乐厅、音乐教室
计划简介:中国音乐教育的最高教学与研究机构——中央音乐学院,十多年来正在不遗余力地推广一种不同于以往中小学音乐教育模式的中国素质型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这种中国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被列为《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的国家级改革试点项目并在全国推广。这种新体系是在引进国际三大音乐教育体系(达-奥-科)的过程中,结合中国音乐文化和教育国情产生的。
新体系的核心思想
通过音乐“立德树人”“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教育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
新体系的基本教育理念
突出音乐是情感艺术的本质特征,兼顾音乐“感性教育”音乐“情感教育”音乐“审美教育”的平衡。实现音乐课的综合美育功能。
新体系的音乐教学特点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坚持
以感性认知为基础
以情感体验为主线
以音乐审美为指导
凸显普通音乐教育“全面育人”特别是“情感育人”的功能与价值。
新体系的教学目标:
(一)、是帮助学生实现音乐活动和对音乐作品的情感体验;
(二)、是让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变成音乐经验,并且逐渐积累成个人音乐体验的经验库。
分项计划:
教师部分:
音乐教育新体系主要分成以下几大模块进行学习;
第一:“音乐教育理念”模块
——比较分析国内外学校音乐教育改革新动向;学科教学前沿维度“学科理论”模块的音乐心理学、音乐美学、学校音乐教育改革等专题。该模块属于理论性较强的课程。
第二:“学科教学”模块包含了(合唱与合唱指挥、音乐创编、音乐体态律动、音乐即兴、音乐作品分析等课程)
——合唱与合唱指挥:该课程包括合唱排练、合唱声音训练、合唱指挥基本技巧及合唱排练方法等,是歌唱教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使老师们学习并掌握合唱队组建、和场训练、合唱指挥的基本方法和要领,并通过实践提高学员进行合唱活动的组织、排练、演出等能力。为老师培养合唱队员的良好集体歌唱习惯、方法和素质,开展合唱活动提供帮助。
——音乐创编:该课程旨在帮助老师们了解歌唱的基本创编方法,以及小型打击乐器(包括音条乐器)的相关知识,掌握其演奏、编配的基本技能以及在学校音乐课堂中用此类乐器的原则。
——音乐即兴:该课程与律动、歌唱教学互通,旨在培养老师们能够根据律动与歌唱教学具体训练目的进行钢琴及旋律的即兴,并能通过琴声来自由掌控和指挥音乐律动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听、动觉得联觉效应中学习音乐。
——音乐作品分析:该课程以现行高中“音乐鉴赏”课本中的素材为主要内容,讲授分析与鉴赏音乐作品的知识技能与方法,旨在提高老师研读与分析作品的能力,及教授老师进行音乐鉴赏的方法。
第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模块
——“音乐综合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也是一门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立德树人”的美育要求的课程,主要以丰富学院音乐情感为主线,以歌唱和欣赏优秀音乐作品为主要教学内容,融感受、认知、体验、审美理解、表达、表现、创造为一体,全面培养学员自身的音乐情感体验品质和水平、音乐实践能力及这两个方面的教学能力和水平,采用参与式培训、案例学习。
学生部分:
新体系课程设置包括了五项基本教学内容:
情感歌唱
音乐律动
即兴创演
音乐欣赏
器乐演奏
使用的是体验式教学法,主要有以下四点:
1.一切通过歌唱体验。
2.课堂实现情感体验。
3.要素体验分解构建。
4.积累典型体验经验。
六、聆音赏乐音乐大讲堂;
计划实施时间段:2017年6月和2017年10月;
计划实施地点:贵阳十二中音乐厅
计划简介:据调查,贵阳乃至贵州缺少一个正确帮助孩子,尤其是学艺术的孩子的课堂,导致许多孩子纷纷“出走”北京、上海学习,留在贵阳的孩子又因为没有好的老师的正确引导,许多优秀的孩子只能半途而废。其次,贵州有十七个世居少数民族,国宝级的“非遗”音乐艺术文化琳琅满目、数不胜数,但缺少“接地气”,也缺少推广,藏在深闺。因此,民盟贵阳市委联合民盟上海公益志愿者、贵阳市教育局以及贵阳十二中(贵阳艺术特色学校)创办了贵阳12 “聆音赏乐”音乐大讲堂,不定期邀请贵州乃至全国优秀音乐家、教育家前往贵阳讲学。目的是通过这个窗口长期给市民、给热爱音乐的学生了解中国及世界音乐艺术文化、宣传贵州民族音乐搭建一个平台。形式为开放式的,欢迎全贵阳市民参加。
分项计划:
2017年6月份计划邀请贵州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前来进行音乐讲座;
2017年10月份计划邀请贵阳学院音乐学院教授前来进行音乐讲座。
七、贵阳十二中校园艺术展演活动
计划实施时间段:2017年每月月底;
计划实施地点:贵阳十二中音乐厅
计划简介:为加强贵阳十二中校园艺术特色文化的建设,丰富中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中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音乐学科基地计划于每月底举办一场音乐班学生专业汇报音乐会。
分项计划:2017年3月份“钢琴专场音乐会”
2017年4月份“西洋乐专场音乐会”
2017年5月份“舞蹈专场音乐会”
2017年9月份“民族乐专场音乐会”
2017年10月份“声乐专场音乐会”
2017年11月份“全班汇报音乐会”
八、音乐兴趣课程开设;
计划实施时间段:2017年全年
计划实施地点:综合楼琴房、排练厅
计划简介:为加强贵阳十二中校园艺术特色文化的建设,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提高中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贵阳十二中学科基地计划在学校开设音乐专业的兴趣课程。
分项计划:
小课方面:
1. 声乐(美声):一对四至六专业小组课(每周一节)
2. 声乐(侗歌):一对四至六专业小组课(每周一节)
3. 中阮:一对四至六专业小组课(每周一节)
4. 钢琴:一对四至六专业课(每周一节)
5. 扬琴:一对四至六专业小组课(每周一节)
6. 萨克斯:一对四至六专业小组课(每周一节)
7. 巴松:一对四至六专业小组课(每周一节)
8. 汉笙:一对四至六专业小组课(每周一节)
9. 吉他:一对四至六专业小组课(每周一节)
注:此课程可统一时间运用综合楼音乐教室统一上课
大课方面: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本课程
非遗包含内容:音乐类:合唱、牛腿琴、土琵琶
刺绣类:苗绣、马尾绣、蜡染、剪纸
陶瓷类:牙舟陶、泥哨
舞蹈类:芦笙舞、长鼓舞、板凳舞
九、贵阳十二中音乐学科基地校外系列活动开展
计划实施时间段:2017年全年
计划实施地点:贵阳十二中报告厅、演奏厅
计划简介:音乐学科基地经费预算大概以每年6万元作为预算,上述计划中除了本校活动开展以外,还应更多立足于贵阳市层面面向全市教师开展一系列活动。
分项计划安排:
1、依托基地建设成立全市音乐教师核心团队10—20人;
2、组织全市音乐教师主题教研2—3次;
3、组织核心团队成员外出培训或采风1—2次;
4、承担全市音乐学科相关比赛1次。
贵阳十二中艺术中心
2016年12月30日